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纳食,(https://xueqiu.com/7436331342/339679604)

今年夏天,冰杯好像更火了。

这两年,继便利店陆续铺开冰杯商品,又有雪王亲自下场做一元冰杯后,就连古茗、伊利、盒马这些大众熟知的品牌,也纷纷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冰杯产品。总之一句话,今年的冰杯生意俨然已经变成了卖水的、卖冰淇淋的、新茶饮的一场集体狂欢。因其各有所长,也让今年的冰杯市场花样十足,显得格外热闹。

或许有不少人会发出疑问:这不就是一杯装满冰块的塑料杯吗,为啥会在市场这么火?

冰杯,又火回来了!

冰杯究竟有多火?数据是最直白的答案。

据《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》显示,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%,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,冰杯的市场渗透率正在不断攀升。

另据奥纬咨询和美团闪购共同撰写的《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》就预测,未来三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增速预计将达到39%,远超全渠道8%的增速。预计2026年,冰品冰饮即时零售销售规模将实现超过四倍增长,有望突破630亿元,冰品冰饮有望成为即时零售的标志性品类。

入夏以来,“冰杯+”的这股风潮尤其明显。

便利店里,它和气泡水、果汁等成为“消暑搭子”;新茶饮品牌的菜单上频繁地出现它的影子;社交媒体上,层出不穷的冰杯DIY教程,如“冰杯+果汁DIY”、“冰球+威士忌”、“冰杯+能量饮”,让冰杯逐渐成为年轻人的夏季饮用生态……

尼尔森 IQ 中国电商业务副总裁杨英指出:“冰杯在一线城市已成趋势,而下沉市场仍蕴藏巨大潜力。品牌需要在产品设计与应用场景上持续加码,以满足日益分化的用户需求。”

冰杯,卷成啥样了?

冰杯的“卷”,首先体现在了价格上。

随着众多越来越多冰杯的推出,一开始卖到6-9元的冰杯价格带已经下移到了3-5元,甚至已经开始有1元、1分钱冰杯的出现了。

比如,今年夏天茶饮品牌古茗也推出1元冰杯在社交平台上狠狠刷足了存在感,不仅有着和冰杯相同的功能属性,秒杀其他平台和业态3-5元价格带的冰杯,还额外提供了水的解渴属性,抢了一把2元、3元瓶装水的市场。就连书亦烧仙草在部分城市的门店也推出“1元冰杯”,消费者任意消费+1元就能换购,+1.5元还能换购柠檬冰杯,且支持线上点购。甚至一些线上平台将普通冰杯首件价格压低至1元甚至0.01元。

随着冰杯1元价格战打得火热,不少品牌也纷纷精进销售策略。伊利、蒙牛等乳品品牌也纷纷推出“冰杯”,试图通过“冰杯+乳饮”、“冰杯+特调”的多元组合,拓展年轻消费者的使用场景,创造新的“饮用接口”。

除了推出普通纯水冰杯外,盒马甚至推出了咖啡冰杯、柠檬茶味冰杯、乳酸菌冰杯、冷萃龙井茶虎跑泉水风味冰杯。部分品牌在冰杯内嵌入真实果片,既增强风味又提升视觉美感。

此外,也有渠道将冰杯和饮料组合,为消费者提供“饮品特调公式”,这样一来不仅能让消费者获得“亲手完成”的情绪价值,也能随时随地享受调制的乐趣和美味。这样一来,与冰杯高度关联商品(指可与冰杯搭售的产品)的销量也被拉动。

消费者为何愿意买单?

冰杯这个概念最早源于日本和韩国。根据前瞻研究院发布的数据,日本一年冰杯的销量就高达 25.7 亿杯,比瓶装水卖得都好。如今冰杯在国内市场刚处于前期阶段,但足以让人看到这个市场的广阔前景。也正因此,冰杯爆火让很多人不解:无非就是一杯冰,为什么还要花钱去买?

方便和便宜,是消费者选择冰杯的第一理由。

试想一下,夏日炎炎,最离不开的就是冰饮料,想在最需要吃点冰的室外,新茶饮、咖啡等连锁品牌,似乎成为获得冰块的唯一途径,打工人不得不花上较高的价格来获取一杯加冰饮料,紧急降低自己逐渐上升的体温。这时候,各大品牌选择在便利店这种打工人专属渠道部署3元、甚至是1元的冰杯,就显得很有性价比了。有网友表示,1元能买杯500ml带冰的水,这性价比要比瓶装水更划算;也有网友表示,搭配一个0.8元的咖啡,倒进就是杯冰美式;还有人放个茶包,玩起了冷泡茶……

此外,DIY风潮更是助推了冰杯的市场爆发。

如何用冰杯获得一款“网红调配爆款”成了如今上网的必修课。,尽管价值不菲,但是能自己动手获得的成就感,是花钱很难买到的。

根据《2025抖音精选年轻人十大趋势》,低成本“叛逆”与“表达自我”已成为当下年轻人追求的生活方式。冰杯的出现,让他们能跳脱传统菜单限制,自行创造并分享“网红配方”,不仅个性化十足,而且能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大量点赞和评论,并引发二次裂变,进一步刺激更多人尝试并购买冰杯。

可以想象,随着气温的升高,2025年的冰杯市场只会更热,您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