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栋梁认为,郑芝龙的海军在抵御外敌中也作出了重要贡献。“建立海军后,他曾分别于公元1627年、1633年、1639年击败了海上霸主荷兰的舰队,并凭借一己之力垄断了东南亚的经济贸易往来。”郑栋梁说。

其突出贡献就是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。

“1646年至1661年,郑成功在明亡后,退守金门、厦门一带,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,以厦门、金门两岛为抗清基地,北上攻打同安、泉州、福清等地的清军。”郑栋梁介绍。

“郑成功抗清期间,打了多次重要战役。”郑栋梁表示,重要的是,郑成功在福州抗清斗争中,纪律严明、秋毫无犯,严禁焚烧淫掠,不准擅动民间一草一木,禁止宰杀耕牛等,深受百姓欢迎。为了纪念郑成功抗清斗争的功绩,当时福州闽江口人民把郑成功停舟之处命名为“郑舟进”,并沿用至今。

在郑栋梁看来,郑成功还有一突出贡献就是收复台湾。明末清初,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。1661年(永历十五年)三月,郑成功亲率2.5万名将士,分乘几百艘战船,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。永历十六年初,侵略军头目揆一被迫到郑成功大营,在投降书上签了字。至此,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。

“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深远,结束了台湾在荷兰人手中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,确保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。”郑栋梁说,很多海内外学者认为,郑成功东征台湾,打响了世界反对殖民侵略的第一炮,是亚非拉国家第一个把外国侵略者赶出本土的伟大英雄。

“守土有责,功不可没”。

郑栋梁在演讲中说,郑经主政台湾20年,除了坚持抗清、守护台湾,还有一大贡献就是建设台湾。“郑成功收复台湾不到半年就去世了,建设台湾的重任落到了郑经身上,郑经在世时励精图治,将台湾建设作为人生中的重大事业。”

“郑经重视土地开发、兴修水利,据历史资料统计,郑经在台湾开垦的荒地20万亩,建设水利23处,因此台湾粮食不仅够吃,而且还远运东洋、西洋、大陆,经过他的努力和推动,台湾的海上贸易十分繁荣。”郑栋梁说,在文化方面,郑经坚持办学校、建孔庙,实行科举制度,使台湾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。

郑经主政期间,还迁徙了大量汉人到台湾。“据统计,迁徙到台湾的汉人有10万之多,他们将先进的文化、技术带到了台湾,对台湾的繁荣和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。”郑栋梁说。

此外,郑栋梁介绍:“郑克塽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率台归清,在不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,避免了海战,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和平。”

“对于郑芝龙、郑经,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,但是不可否定的是,明郑四世对抗清朝、收复台湾、打破海禁、抵御外敌,都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不同的历史贡献,都值得我们怀念。”郑栋梁表示。

供奉郑成功的祠、庙、堂约有170处,信众达200多万人。而在一水之隔的“成功故里”南安,也分布着“水师寨”“国姓井”以及郑成功陵园等众多景点史迹。每年,很多台湾信众都会组织回到大陆的郑成功陵园和祖庙进香拜祭。

“郑成功不仅是两岸民众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,也是海洋文化、闽商精神的代表。”在台南南安商会秘书长周芷茹看来,两岸同根同源,很多台湾民众的祖籍是泉州。

“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,是两岸人民心中的伟人。”金门县议会议长洪允典说,郑成功驱除荷兰侵略者,收复台湾,如果没有郑成功的贡献,就没有我们现在安宁的日子。“我们要摒弃不和谐声音,以郑成功文化、信仰为桥梁纽带,团结合作。也邀请大家多到金门、台湾走一走,联络感情,为两岸的交流和往来开创出更新更好的局面。”

THE END

记者:赖香珠

编辑:商妹儿 审核:田中戈

来源:海丝商报 编辑:叶宗明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